4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pg电子官方网站与曹妃甸区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签约,在曹妃甸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科研教学试验基地。
双方决定在曹妃甸湿地规划设计保护区4号地复合型鸟类栖息地和双龙河西岸鹭鸟繁殖保护地进行生态系统地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正旺教授表示:“北师大将从各个方面对曹妃甸的鸟类资源的分布、格局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对水位和水鸟之间的关系将开展深度的专项研究。”
北师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pg电子官方网站还将依托曹妃甸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管理处鸟类驯养救助中心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实习基地,开展鸟类教学研究,共同就鸟类生态学、湿地生态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进行调查研究。双方还将共同研究制定鸟类救助规范及鸟类驯养救助中心日常运营管理规范,并且对鸟类驯养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共同规划设计湿地和鸟类科普教育基地。
近年来,曹妃甸下大力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成就了曹妃甸湿地“万鸟翔集、鹤舞鸥鸣,鱼翔浅底,蝉噪蛙鸣”的景象,而这一景象更是吸引了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目光,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张正旺教授表示:“曹妃甸在湿地保护方面有非常好的想法。曹妃甸湿地着力打造鹭鸟的繁殖地、鸻鹬(hengyu)类的鸟类重要繁殖地和东方白鹳的重要的中间停歇地,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这些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愿意在这个方面做相关的研究,为我们保护实现这个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据资料统计,曹妃甸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野生植物238种,鱼类124种,甲壳类49种,软体动物63种,昆虫286种,鸟类335种。曹妃甸湿地也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场所,每年云集到湿地的鸟有数十万只。